该系列新品深耕客户差异化需求,解决地面和水面两大客户痛点场景
Lightsource bp、阿特斯和Brookfield Renewable Partners是在运、在建和购电协议签约容量最高的前三家公司。Mercom Capital Group首席执行官Raj Prabhu表示,榜单上的几家领军企业正在积极向太阳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转型。
与PV Tech于2022年9月报道的2020年7月-2021年6月期间相比,最新榜单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其在运、在建和购电协议签约项目,TotalEnergies以41.3GW的装机总量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开发商。从地域上看,全球十大太阳能开发商中有六家位于欧洲。在在运规模最大的大型太阳能发电商中,TotalEnergies以12GW的容量再次名列榜首。意大利能源公司Enel的可再生能源部门Enel Green Power以9.2GW的在运容量位居第二,Adani Green Energy以7GW紧随其后。
根据研究公司Mercom Capital Group的最新报告,2022年7月-2023年6月,全球排名前十的大型太阳能项目开发商的在运、在建和签约项目总量达到145GW,其中法国能源巨头TotalEnergies是最大的太阳能开发商。其中三家来自北美,最后一家总部位于南亚同年10月,该公司一期总投资2亿元的年产4万吨光伏铝边框深加工项目正式开工。
一大批国企跨界布局光伏产业近几年来,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清洁能源市场的快速发展,光伏产业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新兴产业。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有望达190GW实际上,在此番央国企巨头纷纷跨界光伏的背后,是全球能源转型日趋紧迫而未来新能源光伏市场前景广阔的共同驱动。早在2021年,该公司便开始布局光伏领域。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技术研发能力和市场渠道优势,这些企业在光伏产业中逐渐占据重要的地位。
2023年1-11月份,全国新增装机规模为163.88GW,同比增长149.4%;其中11月份为21.32GW,同比增长185.3%。而在2023年,全球太阳能投资将达到3820亿美元,同期石油投资为3710亿美元;全球太阳能投资将在历史上首次超过石油。
在前不久举行的2023年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曾预计,到2030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将超过5000GW。而在2017年,中石化首个集中式光伏项目新星公司陕西渭南白水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20MW。而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光伏领域,其中不乏一些大型国有企业。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底,全国累计光伏装机容量约557.62GW。
在目前我国光伏行业高景气度之下,又一央企巨无霸中信集团涉足光伏领域,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截至2023年6月末,中信股份的总资产超过10万亿元,达到109,763亿元。该项目总占地面积约300亩,分为两期建设。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光伏产业也被公认为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
2023年3月7日,总投资为22亿元的年产15GW光伏组件铝边框二期项目正式开工。早在2012年初,中海油集团拟建设150MW太阳能电池生产工厂和光伏电站,总投资3亿美元,这也是该公司首次涉足光伏行业;2019年7月,中海油成立全资子公司中海油融风能源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光伏电站开发等项目,正式宣布进军光伏业务。
据此测算,2023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有望达到190GW。一期项目已于2022年12月竣工投产,二期项目已于2023年3月正式开工。
2023年该集团连续第15年上榜《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位居第100位。而在这一惊人数据的背后,也预示着全球能源领域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和世界创新版图的重要一极。发言人能否介绍中方在推进专利国际合作和知识产权全球治理方面采取的举措?汪文斌表示,中方高度重视国际专利合作和知识产权保护。汪文斌说,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国申请人通过PCT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一。
充分体现了外资企业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认可。1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
中国以专利技术为支撑,不断提升知识产权质量效益,加速释放创新活力。截至2022年底,国外在华发明专利有效量达86.1万件,同比增长4.5%。
汪文斌表示,中国不断扩大知识产权领域对外开放,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国外申请人在华开展商业活动和知识产权布局意愿不断增强。数据显示,近10年共有115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来华申请专利25.3万件,年均增长5.4%。
有记者提问,今年是中国加入《专利合作条约》(PCT)30周年。加入《专利合作条约》(PCT)30年来,我们积极参与专利合作条约等国际规则的修订完善,不断完善国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汪文斌强调,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坚持开放包容、平衡普惠的原则,加强与各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让创新更多惠及各国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前,中国太阳能电池全球专利申请量12.64万件,排名世界第一,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排名前10位的重点企业全球有效专利量超10万件,领跑绿色低碳产业,助力世界经济复苏
我们千万不要走明天的路,让我们明天无路可走。我们的投资没有效益,大家都不说好,有什么意义?我们搞一个电站是3毛钱的上网电价,地方政府高兴,你高兴,投资者高兴,如果降到1分钱,谁还支持去做这件事情?降低成本并不是大家都值得欢喜高兴的事情,一定要想到适可而止。
我一直这么讲,一定适可而止,而不是说无限低的价格,零成本、零电价,零成本、零电价还有投资价值吗,还有投资效益吗?我讲的这句话,这些东西不是别人强迫给我们的,我们不能把自己的路走死。希望大家坚定信心,光伏有美好的未来,人类有美好的未来。
1月6日,在2024晶澳生态朋友圈跨年会暨新产品发布会上,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发表致辞,号召行业坚定对光伏行业的信心。中央这次经济工作会议有三件事情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也是我们坚定信心非常重要的基础。
希望我们2024年更加美好,谢谢!。第二个问题,我们为什么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在全球光伏市场不断增长的条件下,这个增长是来之不易的,因为全球疫情之后各个方面碰到了挑战,几乎各行各业恢复性增长,甚至有些是下降,有些是停滞的,只有光伏行业欣欣向荣。其实在其它方面也可能是如此,但是在利用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推动发展转型这个角度,或者能源转型角度,每个国家开发做得少,都希望别人做得多一点。这个市场是在这儿的,并且这件事情并不是说大家三心二意,很多人讲,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很多人说得多、做得少。
他们有没有能力?有能力。什么概念?大体上全球可再生能源是2000GW,那时候(2023年)是6000GW,光伏按照基数2022年的数字,2022年全球范围内大概是1300GW,其它的可再生能源涨得没有那么快,风电也在涨,没有那么快,水电基本零增长,增长非常之慢,光伏按照平均的速度长,我们那时候(2023年)差不多4000GW才能够实现这个目标,还剩下6年时间,一除每年是多少就清楚了。
以下为致辞原文:作为一个老兵,新年给大家讲几点事情。我们要回馈社会,我们不仅仅是降低成本,我们降低成本的目的要比化石能源便宜,现在已经明显比化石能源便宜了,比如说全国的燃煤发电大概平均4毛钱左右上网电价,燃料成本接近3毛钱,我们不要考虑其它投资成本,就是我们的光伏按照它的燃料成本去算,3毛钱好不好?我们为什么拿到1毛钱?你们经常批评地方政府,我到这里搞光伏项目一定要带着产业来,我十年前就提出来,我们的技术进步能不能留下一点投资或者技术进步的价值给地方?我们3毛钱,发电企业拿3毛钱,其中1毛钱5分钱给地方,地方肯定欢迎你,如果一个电站每年发电量里面留下1毛钱,比如像内蒙,如果搞到4000亿光伏发电的时候,为全国做出的贡献,并且可以达到400亿的收入,对它来讲是非常美好的事情,为什么1毛钱甚至更低呢?对用户没有价值,对地方政府没有价值,对我们自己也没有价值。
并且李俊峰提醒,光伏行业降低成本一定要想到适可而止,不能把自己的路走死。第二句话,稳中求进,现在是以进促稳,更好一些更稳一些,还要干得更快一些。